回mcc:
你講到無錯,大快活的確係陳幼堅既生招牌,美心、Franc Franc和city super等都有搵過佢攪品牌設計,但都無大快活既效果咁大,好大程度係因為兩個原因,一係大快活管理層及員工真心想做好既公司,二係個宣傳過程做得比較專一,相對於美心,大快活就係杜文澤、橙色、牛仔褲牆身和大字標誌,而美心就有好多港日藝術家既插畫,又放電腦又放雜誌,定位唔清晰。
食物方面,我只係試早餐,大快活近年的確進步左好多,款式及配搭都多了,食物亦都唔再凍,煎蛋既水準好穩定,熱飲既杯亦好拎左。而美心,我好耐無食了,因為最近個間已經執左。
所以我覺得,形象只會為間公司造就一些機會,把唔把握到才是核心問題。
完。
今天開始放假,再一次証明,我係個種放縱地優閒既人,我和獎門人午餐後,便去了中環大會堂圖書館借書,之後我便在皇后碼頭和大會堂之間的椅子,坐了數小時睇書和睇填海。
先講借書,原本想借一些華人老一派作家的小說,好像張愛玲、西西、沈從文和錢鍾書等人的作品,但行落又唔知睇邊本好,最後借了的卻是村上春樹的《1973年的彈珠遊戲》,這令我想起星期一晚和獎門人在澳洲牛奶公司食飯時的對話。佢話我成日同人講澳洲牛奶公司既炒蛋好食,但係次次去到都自動自覺咁叫煎蛋,心入面明明有左決定,但自己都唔發覺。
再講填海,其實我唔知個班工人做緊既係咪填海既工作,只係見到一些在船上的機械臂,插入水底,抓起一大團的黑水和黑泥,再放進另一隻船。坦白講,成個過程都好壯觀,看得我目瞪口呆,除了我之外,還有數個起碼六十歲以上的阿伯係度睇,共通點係大家睇既時候都係張開口。
壯觀之外,對大自然的影響到底有幾大,我唔敢想像。
今晚電影節雙響炮,下年都係唔好再玩雙響炮連睇兩套了,身心都支持不來。頭場係首映既《明明》,好多明星,故事一般,但太著重氣氛了,很多場合都拍得太像mv,龍珠式的打鬥反而很有趣。
第二場係《底下》,導演係劉浩,前作係幾出名既《好大一對羊》,佢今晚都有出席。呢部戲很奇妙,睇完都唔知想點,俾多幾日我諗下,睇下寫影評既時候諗到未。
今早在家寫了《十三棵泡桐》的影評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